發布時間:2019-12-16 16:57閱讀數:
蒙貝利亞雜交荷斯坦奶牛對雜F1生長性能、產奶性能的影響
蒙貝利亞牛屬乳肉兼用品種,原產于法國。在法國,它被列為主要的乳用品種之一,其產奶量僅次于荷斯坦牛居全國第二位。蒙貝利亞牛有較強的適應性和抗病力,耐粗飼,繁殖力好,乳房結構好,排乳速度快,具有良好的產奶性能,較高的乳脂率和乳蛋白率,以及較為突出的肉用性能。
為了改善中低產荷斯坦牛群生產性能、提高公犢和母牛淘汰價值,本試驗以蒙貝利亞為父本,選擇中低產荷斯坦奶牛為母本進行雜交,觀察雜交一代生長性能、產奶性能及經濟效益。
1.1 試驗材料
冷凍精液:從濟南科派科斯種畜有限公司購入蒙貝利亞乳肉兼用牛凍精[公牛名稱TOULADI(特蘭第)]1500支。
基礎母牛:選擇荷斯坦奶牛產奶量7~8t左右,體型好、生長發育正常,無流產或難產史的經產母牛。
1.2 試驗時間、地點
試驗于2015年-2018年在河北省行唐鴻泰奶牛養殖合作社進行。
1.3 飼養管理
1.3.1 管理
試驗母牛散欄式飼養,每天三次TMR飼喂,保證飲水充足衛生,保持環境清潔安靜,嚴格防疫制度和疾病防治措施。
犢牛出生后喂足初乳,7d后開始訓練采食犢牛顆粒料和優質飼草,2月齡斷奶。
1.3.2 日糧組成及營養
成母牛按照高產、低產分群飼養,TMR及營養水平見表1。
1.4 指標測定
2015年始在河北省行唐縣奶牛養殖合作社,用蒙貝利亞凍精雜交改良中低產荷斯坦經產母牛200頭。通過人工授精所產蒙荷雜交牛F1代血液含量為荷斯坦50%,蒙貝利亞50%。所有試驗牛均在相同的飼養條件下進行。
1.5 統計方法
試驗所得數據采用SPSS 16.0 統計處理軟件和EXCEL 2010進行分析比較,數據用平均值±標準差表示。
2.1 生長各階段體重
測定了蒙貝利亞荷斯坦雜交F1代母牛0~15月齡體重,并與純種荷斯坦母牛進行了對比,見表2。
蒙貝利亞荷斯坦雜交一代母牛的體重與純種荷斯坦母牛相比,在所測各生長階段均高。初生體重和斷奶體重顯著高于荷斯坦牛(P<0.05);6月齡重、9月齡重和12月齡體重均極顯著高于荷斯坦牛(P<0.01)。表明該雜交組合母牛不但初生重高,至12月齡階段的生長階段,生長速度快于純種荷斯坦母牛。12-15月齡體重與日增重差異不顯著(P>0.05),與此階段限制飼養,控制過肥有關。利用該雜交牛前期生長高于荷斯坦牛的優勢,可以提高飼料利用率,提高增重,有利于降低成本、提高效益。
據研究報道,斷奶體重較大的犢牛具有快速生長基因及抗病基因,發病率較低。蒙貝利亞荷斯坦雜交一代母牛的斷奶重在生長早期所占的優勢,對提高犢牛的存活率有潛在的作用。證明蒙荷F1代母牛擁有更大的產肉附加值,淘汰后肉用價值高于純種荷斯坦。蒙貝利亞荷斯坦雜交一代母牛在12月齡以前各階段體重顯著高于荷斯坦母牛,證明該雜交組合可能具有優于荷斯坦的產肉附加值,淘汰后肉用價值高于純種荷斯坦牛。
2.2 體尺
測定了蒙貝利亞荷斯坦雜交F1代母牛15月齡體尺,見表3。
表3表明,蒙荷雜交一代母牛15月齡的體高、體斜長、尻長均小于荷斯坦牛,其中體斜長、尻長差異顯著(P<0.05)。但是胸圍、管圍和尻寬三項體尺均大于荷斯坦母牛,其中胸圍和管圍達到差異顯著水平(P<0.05),尻寬達到差異極顯著水平(P<0.01)。說明蒙荷雜交一代母牛比荷斯坦牛身軀偏矮、體型粗短寬,骨量比較大,已經初顯肉用體型特征。
尻寬增大,提高后乳房的寬度及后軀的出肉率,還可以減少荷斯坦奶牛長期系統選育帶來的難產問題,管圍增加有利于降低肢蹄病的發病率。
2.3 產奶量及乳成分
2018年蒙荷雜交F1代母牛已陸續產犢產奶,并與隨機選擇的荷斯坦牛初產母牛(頭胎)進行了比較,詳見表4。
由表4可知,蒙荷雜F1母牛頭胎日均產奶量與荷斯坦奶牛相比,幾乎無差異(P>0.05),即泌乳期產奶量(305天產奶量)與荷斯坦?;境制?。雜交牛乳脂率高于荷斯坦0.07個百分點,乳蛋白率提高0.04個百分點,但差異未達到顯著水平(P>0.05)。
圖1 泌乳曲線對比
由產后泌乳曲線(圖1)可以看出,荷斯坦奶牛產后高峰產奶量來的早些,蒙貝利亞荷斯坦雜F1代母牛達到產奶高峰的時間較荷斯坦晚1~2個月,但達到高峰時的產奶量比荷斯坦牛稍高,產奶曲線變化較荷斯坦牛更為平穩。
2.4 成母牛體重
由表5可知,蒙荷雜F1代成母牛平均體重較純荷斯坦成母牛平均體重高37.67kg(P>0.05),差異未達顯著水平的原因,與檢測頭數偏少,離散度偏高有關。但總體來說在成母牛淘汰時,雜交牛在體重方面會表現出其優勢。
2.5 經濟效益
2.5.1 公犢
由表6知,蒙荷雜交牛初生重高于荷斯坦公犢,且雜交?;铙w售價高于荷斯坦公犢8元/kg,蒙貝利亞凍精價格高于荷斯坦商品凍精50元/支,在其他飼養條件均相同的條件下,雜交公犢純收入較荷斯坦公犢高435.12元。
2.5.2 淘汰母牛
由體尺數據可知,雖然蒙荷雜交牛體高較荷斯坦偏小,但其粗短寬的體形明顯體現了其肉用的特點,這也是蒙荷雜交牛在出售單價方面的優勢所在。表7數據顯示,蒙荷雜交牛和純荷斯坦成母牛比較,其出售單價高0.60元/kg活重,綜合體重優勢,平均每頭雜交成母牛淘汰收入高于純荷斯坦牛1155.67元,在成母牛淘汰方面,經濟效益較為明顯。
應用蒙貝利亞雜交中低產荷斯坦母牛,可提高雜交一代母牛的初生重和斷奶重,提高犢牛及12月齡內育成階段的生長速度。
蒙荷雜一代母牛產奶量較荷斯坦?;境制?,即應用蒙貝利亞雜交中低產荷斯坦奶牛不降低產奶量,而乳脂率和乳蛋白率有增高的趨勢。
應用蒙貝利亞雜交荷斯坦后,可顯著提高落地公犢的售價以及成母牛的淘汰價格,經濟效益顯著。
當前奶業震蕩起伏,為提高奶牛養殖業的抗市場波動能力,從長遠角度計,應用蒙貝利亞兼用品種改良中低產荷斯坦奶牛,對于克服奶牛場單一品種經營,提高乳成分和奶牛場綜合效益,是一個可選途徑。
本文由現代農業(奶牛)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專項資金(CARS-36)資助。
來源:《奶?!冯s志2019年第11期
下一篇:沒有了